通胀突破0年幽灵益率意味么重现债收着什期美
说实话,最近看着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%,我这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金融人都不禁感慨:历史真是个轮回。还记得我刚入行时,前辈们讲述20世纪70年代大通胀的故事,没想到现在竟要亲眼见证类似场景的重演。 1970年代那场持续十年的滞胀噩梦,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:强势工会推高劳动力成本、中东战争引发能源危机、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。而现在,这三只"黑天鹅"似乎又盘旋在我们头顶。 记得2010年我刚进入华尔街工作时,55岁以上美国人的增长速度已经是年轻人的20倍。如今,"婴儿潮"一代更是大规模退休,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短缺。上周去曼哈顿中城吃饭,每家餐厅都在门口贴着"急招服务员"的告示,时薪高达25美元还包小费——这在十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。 更耐人寻味的是劳工话语权的转变。2008年金融危机前,雇主还能用高薪吸引更多人工作;现在却变成了"你给我再多钱我也不干"。今年好莱坞编剧工会、汽车工人联合会接连发起的大罢工就是明证。 说起油价,真让人哭笑不得。美国明明是世界最大产油国,产量超过沙特和俄罗斯的总和,却在拜登政府的绿色能源政策下自缚手脚。我有个在得州做页岩油生意的朋友吐槽:"现在开个新油井要过五关斩六将,光是ESG审查就得折腾半年。" 再加上俄乌冲突长期化、欧佩克持续减产,这油价能不高吗?上周加满一箱油花了80美元,让我怀念起特朗普时期60美元的日子。 现代货币理论(MMT)这两年简直成了政客们的"免死金牌"。我常跟实习生们开玩笑:"要是你们期末考试也能像美国政府这样随便'印分'就好了。"耶伦执掌财政部这几年的赤字规模,连我这个见惯大风大浪的人都咋舌。 最讽刺的是,美联储一边加息抗通胀,财政部一边大举发债推高利率。这就好比医生一边给病人退烧,家属一边往被窝里塞热水袋。 面对这种环境,不少投资者慌得睡不着觉。但我想说的是:危机危机,危中有机。 美联储最近虽然暂停加息,但暗示利率将在4%-5%维持数年。这意味着过去十年"借钱生钱"的玩法要终结了。我建议投资者调整预期——就像纽约人终于接受了8美元一杯的咖啡是新常态一样。 最近整理老照片时翻到1970年代的《华尔街日报》,发现当时的黄金价格才35美元/盎司。谁能想到十年后暴涨50倍?现在大宗商品相对金融资产的折价程度,让我想起了2000年初被冷落的中国房地产。 高利率环境下,那些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就像沙漠中的绿洲。REITs、高股息股票、浮动利率债券等品种值得重点关注。还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时,我有个客户靠着优先股组合不仅躲过暴跌,还获得了稳定收益。 说到底,投资就像冲浪——重要的不是抱怨浪太大,而是学会在新的浪潮中保持平衡。也许十年后回头看,现在正是新一轮财富分配的起点。历史在重演:三大通胀因素卷土重来
1. 美国劳动力市场:卖方市场时代来临
2. 能源困局:政治正确与现实的拉锯战
3. 财政狂欢:MMT理论的危险实验
投资新格局:如何在通胀时代生存
1. 利率新常态:告别廉价资金时代
2. 实物资产:被遗忘的"潜力股"
3. 生息资产:稳健投资者的避风港
-
上一篇
-
下一篇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市场暴跌后,我看到了这些机会
- 区块链世界的大统一:以太坊正在吃掉整个行业?
- 10.6 交易手记:活在当下,稳健获利
- 9月28日加密市场观察:当震荡行情遇上交易者的耐心考验
-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,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
- Web3融资周报:资本寒冬中的暖流,这些项目凭什么逆势吸金?
- Impactopia创始人Aurora DUAN:用科技重新定义慈善的未来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比特币震荡下行,这些潜力币种值得关注
-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安全事件频发与行业新动向
- 九月加密市场寒冬持续:12组数据揭示行业真实处境
- 莱特币:数字货币界的轻骑兵能否弯道超车?
- TRB暴涨270%背后:鲸鱼玩家的资本游戏
- 马斯克又要搞事情?推特或全面收费引热议
- 揭开以太坊Gas费的面纱:我的实战经验分享
- ChainStar:让数字资产交易不再高不可攀
- 2023年9月中国元宇宙融资全景:寒冬中的点点星光
- SEC加密执法负责人放狠话:别以为我们能放过任何违规者
- NFT市场周观察:金色热潮下的数字资产狂欢
- TON的华丽转身:从社交巨头的区块链野望到Web3基础设施
- 山寨币何去何从?聊聊比特币和以太坊那些事儿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