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图度剖析投资一次深基础设施
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Foresight Ventures在区块链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布局。作为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观察者,我发现他们的投资组合确实反映了一些行业趋势,但其中也不乏值得商榷的地方。 首先来看DAO领域的投资。Daomaker这个Web3社区孵化器确实有其独到之处,2.08亿美元的市值也说明市场给予了肯定。不过说实话,DAO这个概念从以太坊诞生起就一直让我既期待又困惑。记得去年宪法DAO的爆火,看似热闹,但最终证明这种模式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直接的任务。每当看到新的DAO项目,我都会想起那个经典问题:我们是否真的找到了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的正确打开方式? RAD这个去中心化Github项目让我陷入深思。作为一个经常在Github上协作的程序员,我深刻理解中心化平台带来的困扰。但RAD的1.34亿美元估值是否能兑现承诺?这让我想起一个现象:在加密世界,我们总喜欢把中心化平台的问题简单归结为"不够去中心化",然后机械地加上代币和投票机制。这种思路真的能催生更好的产品吗?我的实践经验告诉我,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。 POND的8500万美元市值反映了市场对区块链扩容方案的渴求。但作为一个技术观察者,我注意到近年来真正的突破往往来自第二层解决方案,而不是主网本身的优化。这就引出一个问题:像POND这样专注于主网性能的项目,其长远价值究竟有多大? CTSI的Linux基础架构平台确实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思路。1.26亿美元的市值说明市场认可其价值,但在当前激烈的Layer2竞争中,它能否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?这让我想起早期的云计算大战,最终胜出的往往不是技术最超前的,而是最懂开发者痛点的。 STG、AXL、SIS这三个跨链项目总市值超过10亿美元,反映出市场对跨链技术的热情。但我必须坦诚地说,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,我对跨链的未来持谨慎态度。5.15亿美元的STG、3.9亿美元的AXL,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基本假设:跨链需求会持续增长。但我的观察恰恰相反 - 随着以太坊生态的成熟,跨链需求可能会集中在以太坊的二层之间,而非主链之间。 最后想说的是,投资分析永远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。Foresight Ventures的布局确实反映了行业的一些趋势,但其中每个项目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。作为投资者或观察者,我们需要保持独立思考,既看到机遇,也认清风险。DAO生态的实践与困境
开发者工具的投资逻辑
区块链扩容的另类路径
跨链方案的现实考量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Web3的未来:当数字世界开始建立国家边界
- 加密世界将迎来怎样的大变局?一位投资者的深度思考
- LINK迎来关键转折点?12美元大关触手可及
- 比特币第三次冲击前高,这次能成功吗?
- 当虚拟货币遇上金九银十:一位老韭菜的肺腑之言
- 比特币ETF真要来了?500亿美元或将涌入,价格有望冲击5.6万美元
- 社交金融新纪元:OPENTELE BOT如何重塑Web3世界
- NFT泡沫破灭背后:当数字藏品跌下神坛
- 数字货币市场周末异动:以太坊强势上攻,比特币能否绝地反击?
- 潜伏在Web3世界的网络钓鱼天使:Angel Drainer的犯罪纪实
- 一则假消息引发的血案:1.5亿美元加密货币灰飞烟灭
- LRT:加密世界的下一场财富盛宴正在酝酿
- 加密市场惊魂夜:暴跌中酝酿机会,特朗普抄底释放什么信号?
- BNBChain最新扶持计划出炉,熊市中这些项目为何脱颖而出?
- 从比特币先驱到加密货币大盗:Jimmy Zhong的双面人生
- RNDR:数字内容创作者的算力救星,还是下一个财富神话?
- 比特币硬分叉:一场数字货币的进化革命
- DeFi江湖再起波澜:SynFutures V3带来怎样的颠覆性革命?
- 比特币要吃掉全球金融资产?闪电网络放出大招
- 比特币3万美元关口:一场多方博弈的心理战
- 搜索
-